-
商丘工量具基地跻身国家级 河南国家产业化基地达19家
河南商丘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标志着河南国家产业化基地总数增至19家。该基地依托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新,已发展为全国五金工量具核心集聚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铸就全国五金工量具核心产区 商丘虞城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全国五金工量具生产最集中的区域,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到成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基地内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产品覆盖激光工量具、液晶显示工量具、电动工量具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占全国八成以上,出口份额超六成,成为国内工量具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基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基地在激光测量技术、精密制造工艺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基地内建设有专业研发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质量监管体系完善,打造行业标准制定高地 为保障产品质量,基地建设了全国唯一一家工量具行业国家钢卷尺及五金工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具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项检测能力,可开展力学性能、精度等级、安全性能等多项指标检测,不仅为基地企业提供便捷的质量检验服务,还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推动工量具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树立了行业质量标杆。 四、强化招商引资引智,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 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同时注重引入高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当地政府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倾斜,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产业链招商,基地成功引入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生态,提升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五、区域经济支柱作用显著,推动虞城县产业结构升级 工量具产业已成为虞城县的支柱产业,2013年,基地精密工量具产业生产总值占虞城县经济总量近四成,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发展工量具产业,虞城县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占比显著提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河南国家产业化基地集群发展,引领中部产业升级 河南国家产业化基地总数达19家,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基地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省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成为河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商丘工量具基地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河南国家产业化基地的产业类型,为中部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增长极。 七、未来发展聚焦提质增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下一步,商丘虞城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继续围绕“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发展”目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品向智能测量、工业级精密工具等高端领域延伸;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虞城工量具”区域品牌国际影响力;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更多高端项目,完善产业链高端环节,力争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量具产业基地,为河南建设制造业强省贡献力量。
2025-08-14
-
【虞城县招商】虞城电镀园以生态治污撬动产业升级
虞城县立足钢卷尺、工量具制造产业优势,通过建设电镀生态园,破解产业电镀环节污染难题,并以该平台为核心实施精准招商引资,驱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与新兴要素集聚融合。 一、传统产业面临绿色转型迫切需求 虞城县作为全国知名的钢卷尺及五金工量具生产基地,产业链完整、产品远销国际市场。然而,电镀作为金属表面处理的关键环节,曾因粗放式作坊生产带来严重环境隐患。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不断提升,分散的、技术落后的电镀小作坊被依法取缔。传统制造强县面临如何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保障核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二、构建专业平台实现污染集中治理 为系统性解决电镀污染问题,虞城县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于2018年建成投产电镀生态园一期。该园区总投资规模超十亿元,通过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破解技术痛点。其核心工艺采用多级分类处理机制:针对含镍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及高有机污染物废水等不同类型污染物,分别设置独立收集管网,实施超过十道工序的分质精准处理,包括化学反应、深度沉淀、多级过滤及软化工艺,最终经由反渗透等膜系统实现水质净化。处理后的出水清澈透明,达到优于河流景观水质标准,可直接回用于生产环节,园区日污水最大处理能力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 三、创新机制保障园区长效运营 虞城县通过法规、政策、资金三重保障推动园区高质量运行:第一,实施特许经营授权,明确园区运营主体权责,规范环境管理标准;第二,强化政府全过程监管职责,并安排专项资金对入园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智能化设备引进及核心技术研发给予补贴,降低企业环保成本;第三,统一整合区域电镀需求,将县域内相关生产环节全部纳入园区进行集中化、标准化管理,彻底消除非法排污隐患。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督与激励体系,确保了治污设施的持续高效运行。 四、“生态平台”效应激活产业新动能 电镀生态园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污染治理难题,更成为吸引关联产业聚合的重要载体: ——带动本土产业链提质增效。园区为虞城数千家工量具制造企业提供便捷、合规、优质的电镀配套服务,显著提升了终端产品的耐腐蚀性、外观精度及国际竞争力,有力巩固了“中国钢卷尺城”品牌地位。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入驻。凭借先进的环保基础设施和专业的配套服务,园区已引入数十家高端电镀材料研发、精密电镀加工及自动化设备制造类企业,汇聚近四十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产业链协作从单纯加工延伸至绿色工艺研发及智能装备制造领域。 ——树立区域性循环经济标杆。园区内污水回用率持续提升,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其生态化运营模式与成熟技术体系已被河南及毗邻省份多个工业园区所借鉴,凸显技术输出与经验辐射价值。 虞城县通过构建电镀生态园这一专业载体,将环境治理压力转变为产业升级动力,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该项目印证了以高标准环保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资源集约利用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路径,对传统制造业密集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2025-07-24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