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锚定低碳转型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所属地区:河南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河南省立足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与主要碳排放源的双重属性,将绿色低碳发展视为提升可持续发展动能的核心路径。尤其在工业、建筑、能源、交通、服务、农业及居民生活各领域中,能源行业贡献了该省超半数的碳排放,成为减排攻坚的主战场。该省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在招商引资中优先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明确规划期内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运输结构向显著优化的目标迈进,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能源消费增量的一半以上由非化石能源提供,同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韧性,大幅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并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原崛起注入持久绿色动力。
一、能源结构优化与安全保障协同推进
河南强力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变革,将能源领域减排置于全省碳达峰工作的优先位置。在确保能源安全供给的前提下,河南省加速退出落后煤电机组,稳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聚焦于提升非化石能源在新增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该省正全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绿电消纳能力。政策支持下,三门峡、信阳、濮阳等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相继投产,南阳等地积极推进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为能源体系低碳转型提供强劲支撑。
二、产业与交通领域低碳化转型提速
针对工业领域能效提升与结构优化,河南省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专项行动,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通过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郑州、许昌、洛阳等地加快布局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绿色增长新引擎。交通运输领域,河南省着力构建“公转铁、公转水”的多式联运体系,提升郑州国际陆港及周口港等枢纽功能,减少公路货运碳排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郑州、新乡等地在氢燃料公交车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加速淘汰老旧车辆,鼓励绿色出行,降低交通运输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三、生态碳汇能力建设与城乡协同减排
河南省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作为中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在规划期内,持续推动国土绿化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实施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加快推动黄河、淮河流域生态廊道增绿扩绿,明确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与森林植被碳储量目标。农业领域推广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提升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城乡建设和居民生活方面,河南加快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郑州、鹤壁等国家试点城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加大“双替代”推广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形成全社会减碳合力。
四、体制机制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河南省通过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和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完善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制度基础,探索建立覆盖重点行业的碳减排统计核算体系。积极运用绿色金融工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深入推进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招商引资中强化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的约束引导作用,大力引进低碳、零碳产业项目,淘汰低效落后产能。科技创新被赋予关键地位,支持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攻关节能减碳技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河南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锚定非化石能源替代、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升和生态固碳增汇等关键领域,该省正以坚实的步伐推进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显著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韧性。随着各项规划目标的逐步落实,一个更加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将在中原大地上加速形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能源结构优化与安全保障协同推进
河南强力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变革,将能源领域减排置于全省碳达峰工作的优先位置。在确保能源安全供给的前提下,河南省加速退出落后煤电机组,稳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聚焦于提升非化石能源在新增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该省正全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绿电消纳能力。政策支持下,三门峡、信阳、濮阳等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相继投产,南阳等地积极推进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为能源体系低碳转型提供强劲支撑。
二、产业与交通领域低碳化转型提速
针对工业领域能效提升与结构优化,河南省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专项行动,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通过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郑州、许昌、洛阳等地加快布局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绿色增长新引擎。交通运输领域,河南省着力构建“公转铁、公转水”的多式联运体系,提升郑州国际陆港及周口港等枢纽功能,减少公路货运碳排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郑州、新乡等地在氢燃料公交车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加速淘汰老旧车辆,鼓励绿色出行,降低交通运输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三、生态碳汇能力建设与城乡协同减排
河南省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作为中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在规划期内,持续推动国土绿化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实施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加快推动黄河、淮河流域生态廊道增绿扩绿,明确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与森林植被碳储量目标。农业领域推广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提升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城乡建设和居民生活方面,河南加快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郑州、鹤壁等国家试点城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加大“双替代”推广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形成全社会减碳合力。
四、体制机制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河南省通过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和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完善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制度基础,探索建立覆盖重点行业的碳减排统计核算体系。积极运用绿色金融工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深入推进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招商引资中强化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的约束引导作用,大力引进低碳、零碳产业项目,淘汰低效落后产能。科技创新被赋予关键地位,支持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攻关节能减碳技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河南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锚定非化石能源替代、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升和生态固碳增汇等关键领域,该省正以坚实的步伐推进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显著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韧性。随着各项规划目标的逐步落实,一个更加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将在中原大地上加速形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河南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桐柏县以信用建设为抓手助力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优化
2025-07-28
【驻马店招商】驻马店重大城建项目落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07-28
【郑州招商】郑州市发改委亲清服务助企解难题深化发展
2025-07-28
【河南招商】河南省重磅签约千亿级高速公路项目 政企合作助推交通基建升级
2025-07-28
【河南招商】牧原股份领航 河南企业市值首破四千亿
2025-07-28
武陟县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新城招商引资工作
2025-07-28
【金水区招商】河南省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助力重点产业创新升级
2025-07-28
【洛阳招商】洛阳纪检监察机关11条举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28
【洛阳招商】洛阳恒生科技园跻身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助力区域双创升级
2025-07-28
【商城县招商】信阳商城县以农业科技为引擎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28
【新乡招商】省工业信息化委领导调研新乡经开区对外开放工作
2025-07-28
【南阳招商】南阳以清欠工作为抓手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025-07-28
河南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南阳市人民政府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2023年度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批复的通知
2025-01-24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2024年度第八批乡镇建设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2025-01-24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2024年度第十批乡镇建设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2025-01-24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2024年度第九批乡镇建设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2025-01-24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2024年度第七批乡镇建设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2025-01-24
南阳市人民政府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南召县2024年度第十一批乡镇建设用地批复的通知
2025-01-24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5-01-23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5-01-23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桐柏县博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变更事项的批复
2025-01-20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安县2024年度第七批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2025-01-14
河南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河南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