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济源市】2018年克井镇政府工作报告

所属地区:河南-济源-济源市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2018年3月24日在克井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奎明 位代表: 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刚过去的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克井实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施策,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团结一心、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7年,克井镇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64万元,增长10.7%;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5亿元,占全年任务22.17亿元的10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占年计划47.75亿元的100.5%;招商引资完成6.4亿元,占年计划6.4亿元的100%。 二)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7年,我镇深入实施工业项目攻坚行动,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强化督查,重点工程建设措施得力、进度快,成效显著。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9.82亿元,新开工玉林农业19.95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年产30万吨铝酸钙粉等项目11个,续建中美任庄2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坤鑫集装箱物流中心二期、煤炭物流园、柿槟物流园等项目6个。新洽谈、谋划工业项目新能源光伏产业园、风电场、密封胶等8个。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投入300余万元,全面开展对城镇道路、占道经营、垃圾处理、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实施提升工程,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2500余万元,推进城镇道路整修与农村道路扩建工程,完成47.1公里主干道、乡道、村道建设,打造覆盖全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内联外畅、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投入130万元购买社会化服务,抓好城镇、村庄环境常态化保洁工作,用市场手段破解环卫保洁的难题。开展“美丽乡村家园”示范村建设工作,完成古泉、金水、勋新、茶店、枣庙五个贫困村达标村创建工作,全镇达标村达到17个,示范村达到12个。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2017年,我镇围绕冬凌草、薄皮核桃、名优葡萄、苗木花卉和生态牧业五大产业,加大投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目前,枣庙冬凌草特色园区完成投资120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品茶、培训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园区功能。金泉农业生态观光产业园完成投资1.2亿元,完善鹿场、核桃采摘园、鱼塘、青龙庙等设施,建成了集餐饮、住宿、户外拓展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休闲园区。立足于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完成投资1200万元,扎实推进了原昌、白涧美丽乡村建设,并整合旅游资源,与蟒河口水库、林海公园和西部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全力谋划打造克井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区。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抓好脱贫攻坚。通过抓实档卡规范、动态管理、系统平台管理和精准施策等工作,开展“四类人员”(低保户、残保户、分散供养户、大病户)户档建立和扶贫政策宣传专项行动,夯实精准帮扶基础。强化项目支撑作用,实施老区建设项目2个,整村推进项目2个,产业经济发展项目2个。2017年底,21户未脱贫户通过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社会保障等措施脱贫8户30人(其中稳定脱贫1户4人)。二是抓好综治信访。认真落实信访联席会议、领导公开接访、信访值班等相关制度,按照“三会、三心、三道防线、两个确保”(三会:早餐会、见面会、研判会;三心:耐心、细心、诚心;三道防线:村、党总支、镇;两个确保:确保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确保不增加新的信访案件)的工作思路,采取“四个一”措施,即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进行台账化管理,实行销号制度。大力建设平安克井,健全和完善民调、治保、社会心理服务、扫黄打非等基层组织,强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2017年,我镇各行政村共安装监控262个,覆盖率达100%;社会治安保险参保762户,小额惠民保险参保2973人;“平安村”创建任务已完成90%。三是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购买社会化服务,聘请专家组对我镇重点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促进了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通过拆改燃煤锅炉,整改燃煤散户,全面推广洁净能源利用,规划建设标准化煤炭物流园区,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五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通过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加快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已完成41个行政村的成员身份确认和38个村的清产核资工作,38个村的股改实施方案,注册登记35个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六是成功蝉联“全国文明镇”。投资近500万元,通过实施“素质提升”、“环境整治”、“容貌塑形”三大工程,蝉联全国文明村镇殊荣,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七是持续改善民生。完善救灾救济、低保、五保等各项社会救助体系,共发放救灾救济款、敬老金、优抚款、慰问款、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费等各类扶助金170余万元。按照省、市要求,严格程序,圆满完成了镇妇联换届、46个行政村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另外,还全面开展了团委、残联、村级财务、涉铅、社保等工作,促进了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八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七中全会、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规定,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廉洁型政府,激发了全镇上下干事创业激情。 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克井的发展,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既有不平衡的问题,也有不充分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解决:一是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虽然克井镇企业众多,但规模以上的新型产业大都尚处于发展壮大期,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生建设等基础还比较薄弱,我镇中部、东部、西部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协调,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二是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保护任重道远,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瓶颈和体制机制束缚依然存在。三是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压力不断加大。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说到底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主要工作 位代表、同志们,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克井镇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全面建设济源北部靓丽新城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围绕总定位、咬紧总目标,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深化改革、放大优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加快我镇发展步伐。 018年的奋斗目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7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亿元;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28元以上。 018年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把握当前“突出矛盾解决期、财政异常困难期、转型发展攻坚期”的现实状况,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振精神攻坚克难、着力强化措施保障稳定、着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打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克井。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构建“四大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国家、省、市对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依托传统煤炭资源优势,拉伸产业链条,做强优化传统产业;依托豫光金铅集团、江森项目,发展壮大有色金属产业;依托坤鑫物流和柿槟仓储物流,培育发展物流产业;依托玉林农业19.95兆瓦光伏、中美任庄20兆瓦光伏项目,催生做大新能源产业,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物流产业、新能源产业“四大产业”发展新格局,力促转型升级再突破。二是实施项目培大育强工程。强力推进、全面提升以年产30万吨铝酸钙粉、年产30万吨水泥稳定碎石层、年产120万吨洗精煤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项目;以坤鑫集装箱物流中心、煤炭物流园区、柿槟仓储物流为代表现代物流产业项目;以“一园一基地”(克井镇100兆瓦光伏产业园、克井镇风电基地)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切实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开展“进企业、解难题、强服务、促发展”专项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结合产业布局规划,整合利用镇区内的有效资源,研究制订镇区内资源利用和招商引资规划,主动作为,积极盘活开元石膏板、中博新能源、鲁泰能源、铉龙铝业等停产、半停产企业4家和区域内各种闲置资源,重点协调好江森年产600万只蓄电池项目、豫光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开展以企招商、以产招商,树立全民招商的理念,发动全镇上下引技术、引资金、引项目,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 二)实施“三园一体四特色”精品提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一是持续建设以特种养殖为特色,完善核桃采摘园基础设施,新建300亩鲜桃采摘园,建设集农业技术研发、水果采摘、户外拓展,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金泉农业生态观光产业园;持续提升冬凌草文化产业基地,修建健康步道,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发展红豆杉产业观光园。二是以“三大园区”为依托,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与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项目落地,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整合电商资源,重点打造冬凌草、薄皮核桃、苗木花卉、优质大蒜四大特色农副产品品牌,让农产品触网升级,提升竞争力。四是整合河口、大社、中社、康村、交地、白涧、枣庙、古泉等村资源,规划实施“一带两核”旅游工程项目(一带:南太行生态旅游观光经济带;两核:以河口村水库为核心的东部旅游环线、以蟒河口水库为核心的西部旅游环线),推进白涧、原昌、中社、河口等村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农业。 三)实施城镇综合提升工程,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一是构架科学的指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统筹人、产、城三大要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围绕“四抓”(抓整体规划、抓人口集聚、抓公共配套、抓产城融合)、“五提升”(城镇设计再提升、绿色生态再提升、配套设施再提升、城镇品位再提升、第三产业再提升)总体布局,启动城镇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抓好改装换颜、道路建设、民生配套三项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功能配套齐全、文化魅力彰显”的特色城镇。二是注重基础建设,构建配套的功能设施。民生配套,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城镇管网建设,推动供排水、燃气、强弱电等地下管网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实施镇区污水管道架设,切实强化后续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改装换颜,提升文化内涵。投资100余万元,启动城镇文化内涵塑造工程,加强主体公园和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扩路丰网,强化道路建设。实施路网提升工程,投资1.4亿元,持续推进王郑线、卫柿线、南太行旅游线道路建设,改造提升30公里村级道路;规划启动卫柿线物流商业服务带建设。三是推进商贸服务,强化产城融合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城镇商贸业基础设施,加快市场载体建设,繁荣城镇三产,搭建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对中晟商贸市场、王才庄市场、北辰广场、原昌游园进行综合提升,并以其为载体全力构建北辰休闲商贸圈。 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着力补齐发展领域短板。一是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认真研究、积极对接中央、省、市相关政策,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任务,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要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村
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推进乡风文明,推动文明创建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健全法治、自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二是强化扶贫开发工作。坚持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坚持“四个到户到人”,针对贫困户不同类别,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同时,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做好扶贫项目实施程序,确保项目扎实推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持续完善“两组一基金”、推进增效扶贫、移风易俗等工作,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目前,全镇还有贫困户14户40人。按照全市统一要求,2018年,我们首先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完成10户32人的脱贫任务;其次要对全镇的边缘户再排查,强化政策服务,不能让他们成为贫困户;第三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提升和集体经济的壮大等五个方面,全面激发贫困村的内生动力,改变贫困村的外部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落实好各项环保整治措施,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扎实开展“净土行动”,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容村貌整治“3+1”工作,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优良环境。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事业,继续开展重度残疾人、重病对象、困境儿童低保工作,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注重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六是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七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严格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持续抓好信访积案化解、重点人群稳控等工作,保持“零非访”良好态势,坚决防止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八是严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较大隐患整改率达100%。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实施改革创新工程,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坚持对标市委、市政府要求,精准承接,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聚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改革部署落地。二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立足实际、打造亮点,立足发挥我镇作为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优势,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改造提升镇便民服务中心和46个村便民服务站,实行村级服务站“1+1”(1名代办员、1名值班村干部)服务模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村集体资产经营方式创新,开展集体资产股权的有偿退出、继承、抵押及担保试点工作,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镇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必须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施政水平,努力建设依法治理、务实为民、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以民为本,建设为民型政府。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着力解决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安危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政府及镇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监督,依法报告工作。主动听取社会各界及各社会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坚持政府与人大联席会和政府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 三)求真务实,建设实干型政府。增强全局观念,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强化拼搏意识,以拼搏求发展,以实干树形象,做到有困难冲锋在前,有责任承担在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强化督促检查,使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典型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以最快的速度抓落实,以最短的时间见实效,切实为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五)干净做事,建设廉洁型政府。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进一步规范事权、财权,强化廉政和效能监察,做到廉洁从政。抓好农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坚决惩治腐败,纯洁队伍,净化风气,树立正气。 位代表,新时代,新篇章,新梦想,我们已经规划了2018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前景美好。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坚决的行动,为构建济源北部靓丽新城而奋斗,早日走进克井重拾辉煌的新时代! 井镇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二一八年三月

河南济源济源市产业园区

河南济源济源市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河南济源济源市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